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1月16日,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儀式活動在香港與深圳兩地圓滿舉辦。上午9點30分,隨著兩地同時敲鑼的渾厚聲響,百果園集團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由此登陸國際資本市場。股票簡稱:百果園集團,股票代碼:2411.HK。
百果園2001年成立于深圳,截至目前,線下門店網絡共有5645家門店,遍布全國22個省市的140多個城市。百果園的使命是“讓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好吃的水果,讓越來越多的人因百果園而健康快樂。

以此次上市為契機,搶抓資本市場發展機遇,百果園將繼續壯大及擴大業務,通過構建生態圈及賦能合作伙伴,持續進行全產業鏈的布局與發展,致力成為銷量、服務人群規模及水果品類品牌數目全球第一的果業公司。
在港交所現場,百果園集團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田錫秋與海陽津成泰董事長方舜真同臺敲鑼。隨后,禮品互贈環節,田錫秋將百果園的吉祥物“猴果果”擺件贈予港交所,并祝愿港交所兔年大吉大利、香港股市繁榮興旺。

在深圳主會場,百果園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與集團總裁徐艷林兩人代表敲鑼,集團常務副總裁、零售事業群總裁焦岳作為集團經營團隊代表與一眾嘉賓共同上臺見證。

當天,以“大家的果園”為主題,百果園集團還舉辦了上市慶祝活動,嘉賓代表近500人現場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的果園”是余惠勇在創辦百果園第一年的時候就提出的口號,也是百果園集團曾在公司十周年之際舉辦活動的主題。在余惠勇看來,百果園想要做成,必須依靠眾人的力量;要靠眾人的力量,公司就應該是大家的。由此也可見,從初創期,到第十年,再到今天,公司的發展始終不忘初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現場致辭,他表示,國家在推動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也會越來越倚重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用高效、高附加值、可持續的農產品供應鏈牽引農村經濟,特別是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集約化和現代化。希望百果園在這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做行業典范。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會長魯芳校現場致辭,他表示:“百果園和余惠勇先生高度重視水果的質量和品牌。堅持好水果是種出來的理念,通過現代農業技術、先進信息技術和資本賦能,深度參與全產業鏈建設。百果園的實踐和發展,推動了果品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促進了果品的品質消費和品牌消費,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水果方面的需求變為現實。相信,隨著百果園上市,百果園將邁上穩健、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階段,也給果品產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發展信心,果品產業將迎來一個新的黃金發展時期。”

天圖資本是百果園集團最早的、也是目前最大的機構投資人。現場,深圳市天圖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潘攀說:“百果園經歷了多個完整的經濟周期,是一家成熟穩定且長期主義的公司,同時百果園團隊一直在順應趨勢迭代變化,放眼中國的生鮮市場,未來空間還很大,上市是往前走的第一步,相信未來的道路會越走越好。”

百果園集團此次上市,摩根士丹利為獨家保薦人。現場,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亞太區消費零售投資銀行部主管許擇湯發言:“百果園的上市是2023年的零售第一股,是過去一年多第一個開紅盤的零售股,為我們資本市場重啟新的更好的一年,再次感謝公司給我們摩根士丹利助力公司的機會,這也是我們全球啟航的開始,我們會繼續努力護航公司,祝賀公司現在是中國的第一,未來更會是世界的第一。”

現場,百果園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發表了題為“天下公器為天下”的演講。他說:“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天下公器為天下,以此謀求百果園的長期、穩定、永續發展。”

回顧百果園的發展,可以說是一部不斷穿過“無人區”的歷史。2001年百果園創辦時,在全球范圍內尚無水果連鎖零售成功先例,為此余惠勇曾向某知名經濟學家請教,當時被潑了一盆冷水—“西方沒有過成功先例,中國不可能做成”。但誓要做一家屬于中國人自己的世界水果連鎖品牌,及本著對加盟商負責,支撐著余惠勇和他的團隊堅持了下來。
在這過程中,針對水果存在的巨大差異,百果園首先設立了基于口感的全品類果品標準分級體系,將水果按“糖酸度、新鮮度、爽脆度、細嫩度、香味、安全性以及大小、顏色及無缺陷”等指標分成招牌級、A級、B級、C級4個等級,再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定價。這套標準體系適用于整個產業鏈的標準搭建,包括品類品牌建設。
近幾年,百果園在逆勢中不斷壯大,營收逐年上漲,2022年上半年,百果園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至59.15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2.05億元,同比增長34%。
除了業績表現亮眼之外,公司還在疫情下逆勢擴張,近三年多以來百果園門店總數增加了上千家,主要集中在居民區、商業街等高人流量區位。與此同時,百果園還打造了豐富的線上銷售渠道,包括百果園APP、微信小程序,天貓、京東、抖音等線上官方旗艦店,還與美團、餓了么、口碑等第三方外賣、到店平臺合作為消費者實時配送水果。公司已建成全國性的貼近社區、線上線下聯動、店倉一體化、及時達與次日達一體化的水果專營零售網絡。

逆勢增長,營收勢頭良好,離不開百果園的“兩架馬車+三根支柱”發展戰略支撐。“兩架馬車”即品類品牌和渠道品牌(百果園、果多美),三根支柱即信息技術、資本賦能、農業技術。截至目前,百果園集團已打造了31個獨家分銷的招牌及A級自有產品品牌。基于金融資本、信息科技、種植研發的能力和投入,百果園集團還成立了“產業四化研究院”,將聚焦于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機械化,對產業鏈進行深度改造。
水果行業看似門檻低,在過去難以被“正視”。百果園這一品牌創辦后,“賣水果”這件事開始逐漸變得標準化、品質化、品牌化。如今,隨著百果園集團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相信也將極大提升水果從業者的尊嚴和自豪感。開一個小店賣水果,也可以成為一份事業。

除了對從業者的提升,隨著百果園集團上市后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及市場擴大,以“不好吃三無退貨”為服務標準牽引,勢必也將提升全行業服務消費者的水準。三無退貨是余惠勇早在10年前就大膽提出的,只要顧客在百果園買到水果,覺得不好吃,就可“無需實物、無需小票、無需理由”退貨。這聽起來相當冒險,甚至違背商業規律,但在其背后,遵循的是百果園基因中的信任、利他文化。百果園門店開到哪里,服務水準與信任、利他文化就會帶到哪里。
當然,這樣的信任也為百果園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截至目前,百果園的會員數超過7300萬名,付費會員數超過94.6萬名,2021年平均月活會員數超過700萬名,會員的整體復購率為49%。
歷經檢驗,百果園集團終在國際資本市場“乘風破浪”,如今正式成為一家公眾公司,也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其中,公司十分重視ESG的建設,董事會專門成立ESG委員會,檢視及批準ESG目的、策略、優先事項、倡議及目標。除了日常“春暖花開”公益項目的開展,百果園還將通過推廣BLOF生態和諧型種植技術、優化產品包裝、建立健全公司SGS管理體系,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的營養食品,引導農戶實現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肥料、不使用化學農藥、不使用化學激素”,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
